中庸(206)~經文~第卅三章(12) 《中 庸》(206)~經文~第卅三章(12)※經文:【知微之顯,可與入德矣。】●語譯:知道在最隱微的地方行善,心中卻沒有絲毫住著於善名的形跡,這才是真正最顯明的善行,也才可以進入道德的最上乘境界。【三教的顯微】●呂純陽祖師:「『微』(注一)者,隱行之意;『顯』者,顯聞(注二)之義。今人行善多不知微處下手,皆揚己善為榮。老子云:『善行無轍跡』(注三)(第廿七章)。此與佛家之無住布施義同。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云:『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。』大學云:『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。』云『心不在』亦『無住』義也,儒道釋三教同一理。中庸所云『微』字,亦『無住』義。孔子、老子、釋迦三聖,皆知『知微之顯』,而入於上德之境。雖經無數之世,世人尊其亦聖亦仙亦佛矣,此非『知其微善而顯聞於後世,而入於上德之境者乎?』故曰:『知微之顯,可與入德矣』也。」解釋:「『微』是隱匿著、靜靜地做事情的意思;『顯』就是顯聞、張揚的意義。當今世間上的人在行善事,大多數已經不知道應該靜靜地、默默的行善,從謙虛處下手;反而大多數都在誇耀、炫揚自己的善事、澎湖民宿善舉,並以眾所皆知為榮。所以老子在道德經、第二十七章就告訴我們說:『善行無轍跡』這句話。此句話與佛家所說的『無住布施』意義完全相同。譬如金剛經、妙行無住分.第四就說:『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』。而在我國儒家經典『大學』篇上也說:『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』。大學所說的『心不在焉』也就是『無住』的意義。由此可見,無論『儒、道、釋』三教的道理都是同一樣的。在這裡『中庸』所說的『微』字,也是『無住』的意義。 孔子公、 老子公、釋迦佛三聖,都知道從『知微之顯』為基,而來入於『上德』的境界。能夠如此,雖然是已經.經過了無數的世代,經過了千千萬萬年,世間上的人,還是無比的尊敬祂們是『聖、神、仙、佛』。這就足足可以顯示『知其微善而顯聞於後世,而入於上德之境』這個道理絕非虛言。所以中庸此篇說:『知微之顯,可與入德矣』一點也沒錯。」(注一)辭海:「『微』,隱匿也。」解釋:「『知微之顯』的『微』字,在這裡要當作『隱匿、看不見』的意思。」●道德經、第二十七章:「搏之不得(不能捉摸),名曰『微』。」解釋:「所以道德經才說:讓你摸不到、看不到的這就叫做『微租屋』。」(注二)辭海:「『顯聞』,廣為世人所知也。史記樂毅傳:『樂臣公善修黃帝、老子之言,顯聞於齊國,稱賢師。』」解釋:「『顯聞』就是名聲事跡流傳很廣大,讓世上的人都知道的意思。在史記、樂毅傳中說:『樂臣公很善於修飭黃帝、老子的義理,名聲廣佈於於齊國,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老師。』」(注三)呂純陽祖師:「『善行』者,大善之行也。車輪行過之痕曰『轍』,人足行過之痕曰『跡』。大善之行,以無住心行於布施,其心『三輪體空』(註一)。所謂『上德不德』(註二),無絲毫行善轍跡留於心也。故曰:『善行無轍跡』也。」解釋:「道德經此處所說的『善行』是指大善的行為。車子走過留下車輪經過的痕跡叫做『轍』,而人所走過的痕跡就叫做『跡』。大善的人在行善事,都是用著『無住心』來行於布施,祂的心境已經達到了『三輪體空』,不曾留下絲毫地痕跡。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說的『上德不德』,連一點點行善的痕跡,都沒有留在祂的心。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才說:『善行無轍跡』這句話。」(註一)佛光大辭典:「『三輪體空』,布施之時,能體達『施者、受者、施物』三者皆悉本空,摧破執著之相,稱為『三輪體空』。」解釋:「『三輪租屋網體空』是『布施』的終極境界。是說明:當我們在布施的時候,我們都能夠體會來達到『施者、受者、施物』這三項『人、事、物』,都全部把它放空,也原本就都是空的,這就是要來摧破著執著的相,這叫做『三輪體空』。」▲1.施者:布施的人,將行善視為『盡義務、應當做』的心理素質。所以也就沒有『受者』、『施物』的心理存在。▲2.受者:接受布施的對象。▲3.施物:所布施的內容,如金錢、物品、事務等等。▲此亦著重於『心境』的問題,主要目的在掃除『執相』炫燿;如是引導、鼓勵他人行善、向善的心境,說亦無妨。(註二)道德經、第三十八章:『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』解釋:『有著最高德行的人,是不會將善行、道德放在心上的,這種無住的心,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;下德的人做了一些善事道德,就唯恐天下不知,到處炫燿、宣揚,將道德十時帶在身上、掛在口邊,是以根本就是沒有德行的人。」▲附錄:●『宋常星』居士釋解:『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』「上古『上德』之君,天德昭明,蘊之於心,及之於物,萬善全備,而不自知其德。是以謂之『上德』。雖不自有其德,德之本體,日日常新;591德之妙理,時時具足,日用常行之際,無不是德;君臣父子之間,無不是德。故曰:『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』。德不自有,其德無窮;德不自知,其德至大也。『下德』者,不能圓滿具足,不能自然無為。譬喻以私仁小惠,行有為之事;以人之見聞為心,不以不見不聞為心也;以人之名譽立意,此便是『不失德』。卻不知不失其德,其德必薄,其德必不大。于人必有益有損,有得有失。益之得之者,稱我為有德之人;失之損之者,又怒我為無德之人,故曰:『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』。切思『德』者,心之理也,此理從大道流出,從性中發現,是為自然之天理,人人本具,個個完全,果能充而用之,於天地萬物,無處不是我之德也。但因世人,私欲太甚,天理滅絕,以致天德錮蔽,其德不有矣。若上德自然無為,不惠而自惠,不仁而自仁。譬喻春風時雨,及於萬物,而萬物尚且不知,更何得失之患乎!學道者,能明此德,可以為上德之人矣。」▲宋常星居士:清朝順治年間探花。康熙十八年致仕還鄉後,又經歷二十多年,方始註解『道德經講義』一書。 ………… 續 …租房子……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13eifk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